2.0文化刍议
On 2.0 Culture
杨晓农,史双青,孙文芳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由Web 2.0衍生出来的2.0文化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催生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它具有全民性、包容性、创新性。Web 2.0是2.0文化的根,创新2.0是2.0文化的魂,图书馆2.0是2.0文化在图书馆中的应用。这种文化形态将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
关键词:2.0文化;Web 2.0;创新2.0;图书馆2.0
1 Web 2.0:2.0文化之源
从现有资料来看,Web 2.0 这一概念出现在2004年O’Rely Media 公司和Media Live International 公司组织的一次讨论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头脑风暴会议上。不到一年的时间,Web 2.0已被广泛地传播和炒作。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和理解Web 2.0,O’Rely Media 媒体公司总裁兼CEO(Web 2.0 概念的提出者之一)提姆·奥莱理(Tim O’Rely)发表了《什么是Web 2.0》一文。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互联网2.0概念及其特征的广泛讨论,并且成为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二次Web 2.0大会上人们关注的核心内容。时至今日,《什么是Web 2.0》仍然被IT界视为互联网2.0领域的经典之作。
提姆·奥莱理在《什么是Web 2.0》一文中写道:“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而是一个重力核心。”[1]这个重力核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用户不再是软件等网络产品研发的旁观者,而是这一活动的参加者;二是Web 2.0并非只强调技术,或者说技术只是网络活动的一个环节;三是Web 2.0需要借助于网络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即利用集体智慧是网络活动的一个特征;四是用户越多,服务越好。很显然,作为“开放源码”的缔造者,提姆·奥莱理的Web 2.0理念已经跨越了技术的壁垒,把它上升为一种社会大众参与的组织文化活动。
尽管Web2.0没有公认的或明确的定义,但其以Blog、Tag、RSS、SNS、Miki等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以六度分割、长尾理论、并行生产、弱连带优势理论、创新双螺旋、信息生态以及XML、AJAX等新理论、新技术为依据所构建的新一代互联网,开创了一个互联网应用的崭新时代,教育2.0(EDU 2.0)、营销2.0、创新2.0、电视2.0(TV 2.0)、图书馆2.0等纷纷出现。正如《泛2.0时代多元化的制衡在电视文本上的反映》一文所说:“我们步入了泛2.0时代,在这个时代,表现在技术和信息领域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同时,社会领域同样面貌一新。”[2]政治上权利的威势地位开始遭到质疑,公众纷纷要求信息公开,实行一种更为透明和公正的制度;经济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也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对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在日益的增强;文化上则表现为文化重心的下移,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地位遭到削弱,大众文化开始勃然兴起并且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上述这些变革,其根源来自于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维的渗透及影响,而Web2.0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们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万维网出现了以Netscape为代表的浏览器,人们使用浏览器可以看到互联网多姿多彩的服务产品。对于大多数互联网用户来说,网络只是网络生产商和服务商提供的展示产品的平台,与自己的关系不大,这个时期被称为Web 1.0时期。2000年以来,网民人数持续增长,网络服务的竞争日益加剧,用户成为决定网络服务企业生存的关键,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服务理念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Blog、SNS、Miki等软件的广泛使用使Web2.0的理念最终浮出水面。在微内容时代,包括个人所形成的任何数据,比如一则网志、一个评论、一幅图片、收藏的书长尾理论,Google的AdSense定位于面向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抓住这个对普通媒体和广告商而言价值微小的不值一提的群体,凭借其数量众多,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基于六度分隔理论,Web2.0支持的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实现了“24小时灯火通明”、“地球村”、“天涯社区”,并凭借私人社交相对真实的优势为大众打造着一个可信赖实用的社交人脉。当然最普遍的,莫过于当前人们对微博的关注和使用。每次只能上传不超过140字的消息平台却疯狂地激起人们的兴趣,短小简单,即学即用,新浪微博用户已过亿。这迅速发展的一切都印证了只有以用户为中心,调动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开放创新的模式才具有最强大和持久的生命力。总之,凭借强大的网络推手,Web 2.0迅速的蔓延和渗透,快速由技术、信息领域进入到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人们政治和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由此,一个被称为泛2.0时代的创新文化形态——2.0文化出现了。
2 创新2.0:2.0文化之魂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可追溯到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他认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和发展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需要,并非外部强加而来的。这实际上强调了创新中应用的本源与核心地位[3]。
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 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使技术创新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创新理论出现了由应用向技术的转向,高知识依赖性(主要是科研机构、高校的科研创新)成为创新的主导因素。表现在创新理论上有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尔提出的“起飞”六阶段理论、罗杰斯提出的创新扩散理论等。这些理论适应了技术因素在整个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但也无形中造成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的人为壁垒[4]。
2000 年以来国际创新理论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和线性创新模式受到普遍的质疑和批判。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以及动态非线性交互型创新理论得到全面的肯定和接受。葛霆、周华东在《国际创新理论七大进展》一文中把新世纪以来国际创新理论研究做了总结,其核心在于强调创新的价值实现及非技术因素在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5]。这一研究逐渐将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引向以应用创新、实用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主的下一代创新模式,于是Innovation2.0应运而生。
与国际创新理论遥相呼应的是如火如荼的互联网市场。抛开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进而将其放到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2004 年推出的Web 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引发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5]。Web 2.0倡导全民知网和“草根创新”, 倡导利用各种技术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强调以人为本,强调理念上的创新。
目前,Living Lab 和Fab Lab是国际上创新理论指导下的两个著名案例。Living Lab 是欧盟“知识经济”计划中重要的创新模式,它致力于改善和增加研发转移的洞察力和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世界的应用,以新工具和方法为平台,调动集体智慧,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策略。Fab Lab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的一项实验, 它是利用网络以Fab Lab(微观装配实验室)为平台,以用户参与体验,把产品的设计、制造、调试、管理各个环节融合起来,达到获取新知识,生产新产品的目的。在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的双轮驱动下, 我国也启动了AIP(Application Innovation Park)创新园区建设计划,力图在我国本土条件下,探索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
由此可见,创新的舞台已经转移,传统的实验室边界正在“融化”,创新的主体趋向于草根化、大众化和多元化,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用户参与的新的创新模式。在这个新的创新模式里,每个人都是创新的主体, 生活和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将真正拥有创新的最终发言权。这里的创新2.0 不再是一种技术革新或是一项科研活动,而是一种以用户为对象,以组织参与为特征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体现在知识经济中就是不断地学习,全民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全民地创新。2.0也不再是一种技术或数字符号, 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创新+2.0=2.0文化之魂”。
3 图书馆2.0:2.0文化之功用
图书馆2.0(Lib2.0)的概念几乎与Web2.0同时出现在网络媒体中,这并不奇怪。作为信息技术的首要应用领地,图书馆很快有2.0 版,即图书馆2.0。与以往大量的理论辨析不同,图书馆人更多的是从图书馆实践来构建自己的图书馆2.0话语系统。
Lib 2.0是在2005年左右出现在国外的网站和杂志上,2006 年登陆我国。从2006年老槐的第一篇中文图书馆2.0文章发表到今天,图书馆2.0已经演绎为图书馆人追求技术和服务创新的代名词。实践方面,上海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上海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的技术骨干利用Web2.0的技术,如Miki、RSS、SNS、P2P、开源软件等,初步构建了一些具有共享、共建、参与等功能的服务模型,老槐、凯文、竹帛斋主、蓝天白云、河边、编目精灵、李超平等学者利用博客传递信息,与广大网友交流心得体会。图书馆馆员2.0、服务2.0、OPAC2.0、阅读2.0 等等,这些新的名词术语,已经随着图书馆2.0 的深入研究进入了图书馆学研究的理论核心和图书馆实践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图书馆2.0文化也在悄然地影响和改变着图书馆人的思维方式和服务方式。正像老槐在其博文《图书馆的2.0文化》中所言:“这些年观察图书馆2.0的发展,人们常常会有一些困惑,例如:为什么有些图书馆不乏技术英才,而其图书馆2.0死水一潭?为什么有些图书馆看起来人才一般般,图书馆2.0 却潮生水起、风光无限, 我们需要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原因。” 他认为所谓的图书馆2.0文化就是指支持图书馆2.0可持续发展、支持图书馆2.0 服务的多种组织文化要素的总称。老槐还把图书馆的2.0文化概括为“2”的文化,即Geek 文化(崇尚技术、渴求创新的文化)、Beta文化(求新求变,宽容挫败的文化)、F(u)B(ai)文化(沟通、协作、分享的文化)和八卦文化(快乐、不拘一格的文化)。总结为一句话:“图书馆2.0,—‘2’就灵”[6]。
图书馆2.0之所以成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图书馆服务的新概念,是因为它有强大的Web2.0技术作为支持,有以创新为灵魂的理念支撑,有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范式,有全民(草根)参与的特殊机制。这一切足可以使以自由、平等、无障碍地获取知识信息为核心价值的图书馆保持生机勃勃和长盛不衰。图书馆2.0可以概括为三个特征: 一是对读者的高度关注,或者说用户是服务的核心;二是真正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用户是资源建设的参与者);三是Web2.0技术是图书馆2.0的技术支撑。掌握信息技术对改进图书馆现有集成管理系统以及提高现有服务能力非常重要。长期以来,图书馆人一直追寻着社会赋予的崇高的人文主义理想,即平等、自由地为社会的每一个公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教育知识。但由于图书馆局限于条件, 这种理想更多地停留在口号和理论探讨中。而依托Web2.0出现的图书馆2.0无疑是图书馆服务模式转换的一次契机。与以往的技术中心论不同,图书馆2.0服务不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移植, 而是一种观念的全面提升和创新思想的新发展。在创新2.0理念的指导下,图书馆2.0服务也不再是由一种服务向另一种服务的转变, 而是可持续的、全民的创新服务。同时,图书馆2.0服务带来了服务理念的更新,图书馆不再把自己自封为文献信息的服务中心,而是主动地借鉴Amazon、Flickr、Myspace、Facebook、Wikipedia 等这些极具活力的网站,利用网志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系统, 把服务长尾作为追求的目标。利用集体智慧也不再是一种口号,因为图书馆2.0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行动。即便我们没有新技术的支持,我们依然可以用一种新的行动——让用户参与,与用户合作的活动,来证明自己的服务是图书馆2.0服务。同样地,使用了新技术未必就能说自己是图书馆2.0服务。图书馆人需要用一种新的文化来重新定义自己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效果,这个文化就是我们所称的2.0创新文化。
4 结语
2.0文化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化问题,目前尚未有确切的定义。有人认为2.0文化是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它具有大众草根性、受众失落性和公众狂野性,也有人认为2.0文化意味多元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还有人认为2.0文化是突破技术范畴的文化,是全面影响个人、社会和互联网的文化,认为在我们全人类的生活中最终到处都会出现2.0 的身影。我们认为,2.0文化是基于Web2.0技术和服务理念,以创新思想为特征,以平等、自由、开放、共享、参与、宽容为核心理念的制度规范、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的复杂体。
参考文献:
[1] 提姆·奥莱理(Tim O'Reilly).什么是Web2.0[J].互联网周刊,2005(11).
[2] 张田.泛2.0 时代多元文化的制衡在电视文本上的反映[J].新闻传播,2009(4).
[3] 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
[4] 葛霆,周华东.国际创新理论的七大进展[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7(6).
[5] 百度百科.web2.0[EB/OL].[2011-3-1].http://baike.baidu.com/view/733.htm.
[6] 上海地区图书馆2.0 研讨会[EB/OL].[2011-3-1].http://oldhuai.bokee.com/6816284.html.
最新研究:
宋刚,白文琳,安小米,彭国超. 创新2.0视野下的协同创新研究:从创客到众创的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J]. 电子政务,2016,(10):68-77
宋刚,王连峰. 城域开放众创空间: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建设新路径[J]. 办公自动化, 2017, (20):8-13,43
陆首群. 互联网+、虚拟网络空间、创新2.0模式与创客潮[J]. 办公自动化, 2015, (8):7-8,14
Song G, Zhang N, Meng Q. Innovation 2.0 as a Paradigm Shif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Innovation Modes[C].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s, Beijing, 2009.
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 中国软科学,2009,(10):60-66
宋刚,陈凯亮,张楠,等. Fab 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6(6): 1-4.
宋刚,李立明,王五胜. 城市管理“三验”应用创新园区模式探索[J]. 中国行政管理,2008(S1): 98-101.
宋刚,纪阳,唐蔷,张楠.Living 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 科学管理研究,2008,26(3):4-7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