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N=1独特客户体验的共同创造
Innovation 2.0: N=1 Co-Creation of Unique Customer Experience
长江商学院访问教授、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副教授廖建文
2011年4月17日,廖建文教授在长江2011深圳论坛的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大家能和我一起分享原创性的一些体会。
长江同学对N的制度都很有体会,我研究起来说N到底等于几,我觉得N等于一,什么意思?我自己的概念是传统的创新是瞄准客户群的创新,而我们这个是要瞄准每一个客户的创新,同一个产品每一个人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要瞄准每一个客户实现独特价值的最大化。
在津亭我想分享一下N等于1以及其他的区别。也就是瞄准全景的创新和独特的创新的区别。
我想用创新N等于1的创新的概念。我们讲长江商学院的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共同创造的过程。我讲创新2.0的方式来看长江商学院的创新,来看非常传统的企业的创新。
讲创新之前我们来考虑一个问题,是瞄准一个群体好,还是单一的客户好?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来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第二个是我们如何创造价值。瞄准客户独特价值的创新和群体创新的最大区别在于一句话,2.0是围绕客户的创新来实现客户独特价值的最大户,强调的是关键字,第一个是价值最大化,第二个是独特最大化。相对传统2.0的思考,我们传统是为企业客户创造价值,如何从以企业为核心转变到以客户为核心,在思维的方向上变成了和客户一起,和其他利益方一起,是价值共同创造的过程。
我先讲几个小案例。大家比较熟悉的产品,为什么苹果的一款产品大家都讨论很多了,苹果的一个产品,IPAD的使用都不一样,提供一种产品之后不提供多种多样的IPAD,使每一个市场都有不同的使用方式,为什么一款IPAD就能满足大众市场的需要,一个IPHONE就可以把几百款的诺基亚都可以打败。也就是说换一个方式思考问题,传统的并不等于客户的体验多样化,如何都实现呢?IPAD出现的时候,大家认为产品不怎么样,但是它提供了自己的一些特有的功能,但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相对新的产品,引领了一个很多行业的游戏规则都改变了。有的用它看照片,有的用它看电影,也有用它上微博。医生可以通过它把最新图案放到微博上。
想象一下这个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每一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苹果在定义部分的价值,还是苹果在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创造一个平台,把顾客的参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价值,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价值如何定义的,一个是价值如何创造的。
IPAD是一个相对平台性的。IPAD和索尼不一样,IPAD是体验性,索尼是使用性。IPAD创造了体验的最大化。鞋的体验是什么?同样是鞋,如果功能性角度来讲,无非是鞋的舒适、耐用,现在耐克做了一个方式,是用鞋来形成运动的价值,如何把运动和鞋结合在一起,每一个人的体验都不一样,有人喜欢跑步,希望把跑步的路程都和大家分享,像王教授愿意为云南的地震去跑,这个没有问题,那大家都去跑。这个就是把大家的体验与传统的结合起来。
这时候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用户对于鞋的本质在哪里,不在于鞋的本身,而在于鞋的本身。
一个非常传统的产品也能够实现客户的独特体验。为什么我非要定义出这种葡萄酒是你喜欢的,能否找到一种方式定义出自己喜欢的葡萄酒,比如说开餐馆的,为自己的餐馆定义独特的葡萄酒,或者是为庄园选择独特的葡萄酒。最后你的品牌和商标都可以个性化,当然有一定的数量,一次定要25箱,每一箱大概15天。
这个概念是把原来顾客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变成主动参与的过程。
心脏起搏器也是传统的产品,心脏起搏器原来认为宽度就是重要的,这个是功能性的出发。它对用户的价值是什么?是挽救生命重要的工具,如果挽救生命不在于你是起搏器,而在于能否以最快的形式把患者的心脏问题及时告诉你的医生、医院,让患者和其他的患者之间互相交流一样的东西。当出差到另外的城市的时候,用同样的方式通知家人和医院。
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到底谁在定义产品服务的价值,是客户的本身,还是企业为他们在定义价值。想两个问题,谁在定义客户的价值,第二谁在创造客户的价值。我们是在瞄准每一个客户的创新,是为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个价值是独特的价值。每一个人的时间地点都不一样,企业为什么为我定义,我如何使用这个产品。如果大家承认客户的体验是独特的,企业本身没有办法满足每一个客户的需要,那它就要集合其他方的价值来共同创造客户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也是价值创造的一部分,都是顾客在参与,还有第三方都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
这里面有创新2.0的4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价值性,传统的创新和功能的创新都是传统的加加减减,但是IPAD强调的不是触摸,功能性的价值对大家都一样,但是价值的上让每一个客户有独特的体验。
第一个是价值形的概念超越了功能性。功能的最大化不等于价值的最大化。朗朗弹钢琴一般,但是比李云迪的价值要高。功能的最大化不等于价值的最大化。这时候就要思考一个问题,消费者不买电钻机那他需要的就是一个孔。
消费者谈的是体验和社区等等。
这也就像小孩子到超市一样,他们到超市,从鞋的角度来讲,小孩子看的是游戏。这个是功能与价值的区别。
不仅是功能,在创新2.0方面要考虑价值最大化,更重要的是独特价值的最大化。因为每一个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场合、时候多少,各方面都不一样。这时候从企业来说,我们不是去思考,要去理解客户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制订客户个性化的自有的需要。
所以产品要保证体验的多样化,最重要是保证体验价值多元化,要求给顾客选择的空间,让他参与的时间,实现自己个性化价值的空间,就像IPAD一样。
第二点是开放式不仅价值最大化,不仅是独特价值最大化,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这种价值,企业要走一个实现开放,什么开放?也就是价值的创造不能够使企业本身去创造,而是把平台开放,让顾客参与,让其他的利益共同体来共同参与价值的创造,这两面有两部分,一个是价值的定义,还一个是价值的创造,形成了创新的生态圈。
我觉得长江商学院是走了独特价值共同创造的过程。
这种开放的平台能够实现传统企业单独为客户所不能创造的价值,而是能够通过共享和开放为顾客提供更大的价值。
而这种价值的创造之后,大家发现没有,我们在传统的里面考虑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往往在线的内部,而开放之后就变成了外面了,也就是说苹果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他为客户创造价值,而在于他找到平台的方式,把各个利益方合在一块,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个就是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外面。这种核心竞争力变得更加难以模仿和难以超越。
第四个讲的是平台性,之前讲了价值性、独特性、开放性、平台性。平台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空间。苹果上都有无数的软件,但是这些软件都不是苹果自己开发的。通过这个平台他们可以更精准的测试产品,消费者的想法变成他们的想法,这上面就有了衍生的产品。这个上面有巨大的新的商业机会。
我们讲创新2.0和1.0的区别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在创造市场也好,归根到底都是以企业为主的方式,企业在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要满足客户的价值,在创新过程中强调的是功能的概念,顾客是被的概念,被满足、被关注。所以企业往往是打造一个价值链,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在为你创造价值,这个是唯一性的,构成了价值链的末端。
目前看到很多2.0对1.0的挑战。IPHONE对诺基亚的挑战,包括春节的晚会受到了非诚勿扰的挑战等等。他们的区别在于1.0是以企业为核心,企业为用户创造价值,而2.0是用户创造自己的价值,变成了创造价值的一部分。
而历史往往是在重复的,有人在手工时代是非常个性化的时代,工业化的结果产生了标准化,标准化使产品更加的便宜和有竞争力,而是在一个新的平台上。
创新2.0有一个激动的形式,就是1对1,瞄准客户的独特性。包括做玩具的玩具熊,还有1对勾等等,以企业为主体,顾客的参与为顾客创造价值,多对多,这个就像IPAD。
从1.0的1对多,从功能性强到价值性。企业的创新很难被模仿,也很难有持续性,就是由功能性转为了价值形,当变成了价值网络的时候,模仿就变得更加难,可持续变得更加难,就像IPAD一样,就是共同的在创造价值。这半年腾讯是开放的,未来怎么做,大家一起参与,为这个企业创造价值。百度是想自己为顾客创造价值,他们的价值是在硬件商、软件商、文学青年等,他们要把顾客拉进来,共同的创造价值。像长江的红领巾项目,我们捐一点钱来满足顾客独特的需要,创新的时候就要说每一个学校都不敢要,变成创新的时候就要想,每一个学校不需要书,可能需要的是数码相机去照学生的照片,能否把多方的多样和独特的需求放在网上,把多对多的模式让企业和顾客之间满足学校的需求,打造成为开放的平台。深圳的雅图做投影仪,他们是在做什么?他们打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满足各种需要。从2.0看雅图,是在创作一个独特的空间,可以在宾馆、家庭和学校,雅图可以打造第三方的平台,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特的空间。所以说是创新2.0的方式。
归根到底,创新的2.0在讲什么?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什么是客户的价值,什么是客户的独特价值,如何用一个平台让顾客参与,然后为顾客创造价值。另外一句话是为每一个顾客创新。
谢谢各位。
(长江商学院 2011年12月7日)
相关消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
Two Genes of Smart City: New Generation of IT and Innovation 2.0
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
Smart City in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2.0
国际CIO学会研讨创新2.0时代的电子政务与智慧城市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CIO Discuss
eGoverment and Smart City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陆首群:开放开源和创新2.0
LU Shouqun: Open, Open Source and Innovation 2.0
创新2.0时代的开源创新
Open Source Innovation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朱晓明:创新2.0时代的城市规划
ZHU Xiaoming: Urban Planning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大连加速推进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
Dalian Speed Up Smart City Developement in the Age of Innovation 2.0
住建部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试点总数已达193个
National Smart City Pilot List Released by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 Rural Development
金中一: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
JIN Zhongyi: Social Managment Innovation and Smart City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金中一:政务微博推动创新2.0
JIN Zhongyi: Government Microblogging towards Innovation 2.0
中国生生实验室网络发起成立 助力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
Towards Innovation 2.0: China Network of Living Labs Launched in Beijing
创新2.0时代的电子政务闪耀亚太政府信息化舞台
E-Government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2.0 Shines in Asia Pacific Government Modernization
廖建文:创新2.0:N=1独特客户体验的共同创造
LIAO Jianwen: Innovation 2.0: N=1 Co-Creation of Unique Customer Experience
中国信息化:智慧城市是创新2.0时代以人为本的城市
iChina: Smart City is People First City in the Innovation 2.0 Era
朱梓齐:高端服务外包加速开放式创新 - 走出创新2.0的北京之路
ZHU Ziqi: Service Outsourcing in Beijing: Towards the Road of Innovation 2.0
计算机世界:创新2.0推动物联网健康发展
Innovation 2.0 Enabl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孙慕天:转型动力学和中国创新2.0
SUN Mutian: Transformation Dynamics and Innovation 2.0 in China
孟庆国:创新2.0 - 知识社会条件下以人为本的大众创新
MENG Qingguo: Innovation 2.0: People-First Mass Innovation in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邬伦:关注创新2.0趋势 引领信息化城市管理创新
WU Lun: Innovation 2.0 Lead to
Informational C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知识社会与创新2.0”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Innovation 2.0 in a Knowledge-based Society" the Second mGov Seminar China is held at Peking University
(English Version 人民網 人民网 央世国际 移动政务研究 计世资讯评论)
迈向创新2.0的应用创新园区与Fab Lab研讨会
"Towards Innovation 2.0: The Practice of AIP and Fab Lab" AIP - MIT Fab Lab Seminar
北京启动城市管理应用创新园区
Ci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Innovation Park (AIP) is launched in Beijing
2007 Living Labs中芬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2007 China-Finland Seminar on LivingLabs is held in Beijing |